导语: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从苹果发现了牛顿定律、导弹之父钱学森、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等天才科学家们,这些人的智力无疑是超过大部分普通人的。
天才们各有不同却都有相同之处,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之处就是术业有专攻。在物理界中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是佼佼者,但在音乐节他们不及贝多芬,相同的贝多芬在物理界也是一样。
不可否认的是,也有许多天才在各个专业当中都是优秀的,但是他们一定是在某个专业中是顶尖的存在。这就是天才们的一个最大相同点:在某个专业中达到顶尖。
从天才的相同之处,再看到我们现如今家长们对孩子们的教育观念。教育的内卷催生出了一群“狼爸鹰妈鸡娃”等,功利化的教育越来越盛行。要求孩子不仅要学习成绩好,琴棋书画等其他艺术也不能落下。
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家长都在疑惑:为什么明明给孩子报了这么多补习班,怎么孩子成绩上不去,别的方面也不如别家孩子优秀。
早在上个世纪前,美国哈佛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就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从这个理论中可以看出他对天才的理解是指:能够在某个领域中达到顶尖的人就是天才。
“多元智能理论”中,加德纳分成7大种类。天才们往往在这7大类型中都占据了,但是我们的孩子如果符合其中的一种类型,只要加以培养,也可以在某一个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多元智能理论”分为7类,假如孩子占其中一个,预示高智商。
“多元智能理论”中的7大种类的智能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音乐
有的宝宝天生就对声音比较敏感,且节奏感比普通的宝宝还要优秀。在历史上很多顶尖的音乐家要么是音乐世家,要么都在孩子的时候就表现粗了极强的音乐天赋。
当我们发现宝宝对音乐有着极强的敏感,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就要注意到孩子是由音乐天赋的。我们要有意地引导孩子在音乐上发展,将优势发挥到极致。
2、视觉
大多数宝宝看到一个美丽的房子只会注意到它的外观,但有的宝宝能够注意到他的结构,就是说,他们能够发现看到的东西是更深层次的。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是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和建筑学家们的共同之处。
当我们发现孩子对于事物的深层更加敏感,也非常善于发现细节时,我们一定要及时鼓励孩子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利于灵感的迸发。
3、语言
在宝宝处于0~3岁阶段是语言发展的迅速增长的时候,很多家庭都会在这个时候给孩子进行双语教育。拥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可能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对语言都有极强的兴趣。
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逻辑有条理都是宝宝们语言天赋的一大表现。这类孩子不仅在不同语言上学习得更快也在未来成为优秀的演讲家、律师、语言学家更具有倾向。
4、反思
有的孩子比起喜欢热热闹闹更加喜欢安静的独处环境,很多家长都会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性格孤僻,会要求孩子多出去玩耍。事实上,家长们更应该看到孩子的思考能力。
喜欢独处并不是性格孤僻,而是这类孩子更擅长于思考和反思问题等。在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都是喜欢独处的,独处能够给他们更好的思考环境。
5、数字
有的孩子对于数字非常敏感,在数理化的学习上游刃有余。数字的敏感性也就意味着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如果能够在逻辑思维方面多加以培养,取得较好的成绩是一定的。
6、运动
运动这项技能是可遇不可强求的,有的孩子天生不喜欢运动,有的孩子天生运动细胞特别发达,什么短跑长跑跳高滑雪样样精通。平衡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常人之上的孩子在运动上更能够取得成就。
7、人际关系
有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极强的沟通、领导组织能力,这意味着他们在人际关系智能里面更具有优势。在学习和生活工作中往往能看到他们高情商的表现。
孩子的智商一部分和基因有关,但也离不开后天的精心培养,家长可以多开发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智力的提高。
推荐这套《哈佛学生都爱玩》,整套书的游戏涵盖量是最丰富的,共有多个能够开发潜能的游戏,游戏内容含金量十分的足,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可以轻松提高创新思维、逻辑推理思维、数学综合思维等。孩子这方面的思维能力成熟后,不管是分析事情还是做题,脑子转得要比同龄人快很多。
总结:
如果家长能够看到孩子的长处,并根据孩子擅长的方面做出培养。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短板效应”。家长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在孩子们相对有优势的地方多加培养。比起啥都学的不精通,不如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一技之长更能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