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境内分布着鲜水河、松潘-龙门山、安宁河-则木河三大断裂带,是我国震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地震灾害呈现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四个特点。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四川省地震局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四川实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推进四川地区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全面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
扎实攻坚地震预警进入示范运行
年6月,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国家项目)启动实施,计划建设覆盖四川三分之二区域的地震预警系统。同年12月,四川“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省项目)启动实施,弥补国家项目未覆盖区域,实现全省全覆盖。国家和省级项目同步实施、形成合力、共同服务,建成省级预警中心、台站观测、通信网络、紧急地震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与保障5大系统。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将为社会民众避险逃生、重大工程安全保障、震后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年6月在川实现地震预警功能”的目标,全国专家驻扎四川建设一线,四川省地震局先后开展三轮“百日攻坚”。随着项目建设完成,四川省地震监测站网的台站数量从原有的个提升至个,增幅达%,省内整体地震监测能力从项目建设前的2.4级提升到了2.0级。
目前,四川地区已实现震后5-7秒发送预警信息、震中位置偏差控制在10公里以内、中强地震震级偏差平均0.5级的精准测定。并且在4级及以上地震发生后,系统10分钟内即可生成地震烈度分布图,实现了仪器烈度图“从无到有”的突破,烈度速报精度达10-15公里。经年6月国家先行先试督导检查评估,项目实施5年任务3年已基本完成,如期实现在四川地区上线示范运行服务的目标,兑现了四川秒级预警全域覆盖承诺。
开放合作初步形成服务能力
建设过程中,由地震部门主导,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铁塔、电信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建中国地震预警网,充分践行了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目前,四川地震预警系统已服务省抗震救灾指挥部42个成员单位以及能源、消防等重点行业部门,覆盖全川个县(市、区),个终端已正式服务*、*、*、企、校。在雅安、眉山等地开通“应急广播村村响”预警试点;在全省个县开通电视预警,并将在个乡(镇)的个村开通地震预警服务,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成效初显。
7月16日,支付宝、川观新闻预警小程序上线,正式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预警服务,目前开通用户已超过30万;自主研发的手机APP“紧急地震信息服务”已在“腾讯应用商店”上线,用户近万人。正在积极推进“华为手机推送地震预警信息”的技术合作,下一步还将与